沈白高鐵啟動“模擬載客”模式

9月4日,沈白高鐵開啟模擬載客試運行。圖為G9121次列車穿行在江源境內。(記者錢文波 攝)
9月4日零時起,備受關注的沈白高鐵正式進入模擬載客試運行階段。這是該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前的最后“熱身”,標志著這條連接東北多地的重要交通干線開通已進入最后階段,為后續順利投入運營奠定堅實基礎。
針對此次模擬載客試運行,國鐵沈陽局組織相關部門精心鋪畫了試運行列車運行圖,共鋪畫列車11.5對,并創新性地使用3種車型,分別按照時速350公里、300公里、250公里的速度進行鋪畫,充分滿足多種適用車型及不同速度的試驗需求。按圖行車試驗作為試運行的核心內容,主要圍繞列車正點率和設備故障率兩大關鍵指標展開。
“列車正點率高于95%、設備故障率小于1次/萬列公里,是新線開通必須達到的標準。”國鐵沈陽局運輸部高鐵科工程師劉洋表示,試驗期間將詳細記錄列車運行里程、時刻等運行數據,以及設施設備故障類別及數量等信息,最終計算得出相關指標。為保障模擬載客試運行安全穩定,鐵路部門還制定了周密的保障措施,將嚴格盯控列車運行狀態,一旦出現突發情況立即做好應急處置,同時加強沿線各站的行車組織,為沈白高鐵順利開通筑牢安全防線。
自2021年7月開工建設以來,沈白高鐵項目穩步推進。今年5月,全線鋪軌施工順利完成;今年6月1日起,高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期間對軌道、路基、橋梁、隧道、電力牽引供電、通訊和信號等12項內容開展動態檢測,累計開行各類檢測列車5193列次,有效優化了各系統及整體系統功能;7月28日,高鐵啟動試運行,重點開展運行圖參數測試、故障模擬及應急救援演練,檢驗了各系統在正常與非正常條件下運輸組織的適應性,驗證了行車組織方式是否滿足運營要求,同時提升了設備故障和自然災害條件下的應急處理能力,為此次模擬載客試運行及后續正式開通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沈白高鐵建成通車后,沈陽、北京至長白山的列車最快運行時間將分別壓縮至1小時50分鐘和4小時左右,通化市、白山市將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對帶動沿線旅游資源深度開發、進一步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實現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記者劉姍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