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江源區司法局多措并舉為新業態群體注入“法治之力”

白山市江源區司法局聚焦新業態群體法律需求,積極打造全方位、立體化構筑新業態群體法律“保護傘”“服務傘”和“聯絡傘”,努力提升新業態就業群體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推全區新興領域高質量發展。
關“新”升級撐起“保護傘”
近日,江源區司法局派出專業律師與相關單位聯合開展新興領域和新就業群體系列宣講活動。宣講中,普法律師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展開,通過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手冊、設立法律咨詢臺、開展“線上+線下”法治宣講等多種形式,以行業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詳細介紹網約車司機、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家政員等常見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勞動爭議典型案例,提升新就業群體的法律意識和權益保護力度。搭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法律援助維權“綠色通道”,對涉及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法律援助做到“優先接待、優先受理、優先指派”。
志愿暖“新”打造“服務傘”
江源區司法局借助民法典宣傳月、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等專題活動,整合律師、“法律明白人”等服務力量深入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密集地如快遞、物流等企業開展法律志愿服務活動,實地宣傳法律法規,解答拖欠工資等熱點難點法律問題,全面普及公司法、勞動合同法等與其行業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依托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及司法所、社區、公共法律“紅色驛站”等場所,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普法宣傳、法律咨詢、人民調解等“一站式”法律服務。加強“吉法福”公共法律服務終端和微信小程序等推廣使用,構筑“線上+線下”立體普法宣傳模式,實現在線申請辦理法律援助、“面對面”法律咨詢等服務。
以法護“新”構建“聯絡傘”
依托全區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法律咨詢窗口,設立新就業群體免費法律咨詢點,組織擅長辦理確認勞動關系或者支付勞動報酬糾紛、工傷和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律師、志愿者深入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密集地開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需求為導向針對新就業群體可能遇到的高溫津貼、加班福利、工傷待遇、勞動保障權益等方面法律需求,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了“點對點”“面對面”的答疑解惑,真正把服務送到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心坎上。吸納外賣騎手、快遞員等群體擔任“流動聯絡員”,充分利用其流動性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化身政策法規的“宣傳使者”、民情信息的“聯絡橋梁”、社會文明的“示范先鋒”,及時挖掘問題線索和群眾需求,推動構建城市社區治理新格局。今年至今,江源區法律援助中心共辦理勞動者維權法律援助案件18件,工傷保險待遇糾紛1件,現場接待勞動者法律咨詢共29人次。
下一步,江源區司法局將把握新業態發展需求,立足新就業群體法律訴求,加強與其他部門協作配合,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延伸公共法律服務觸角,繼續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專業性、普惠化、全方位的法律服務,推出更多暖“新”舉措,著力打造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法律服務品牌,切實以“法治之力”助推新業態煥發新活力。
來源:江源區司法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行進中國|小菌菇的“七十二變”
- 你見過粉紅色的木耳嗎? 你收到過用“蘑菇紙”做的錄取通知書、明信片嗎? 你吃過用木耳制成的冰淇淋嗎? 你見過搭載AI智能系統、培育的珍稀菌菇的“智慧方艙”嗎? …… 在第二十四屆長春農博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團隊帶來了一場菌物科技的盛宴,全方位展示了從新品種到智慧種植,再到創意深加工與文創產品的產業鏈條。今天,記者帶你一起見證小菌菇的“七十二變”。…
- 什么味兒?關東味兒!來長春農博會感受東北民俗文化
- 第二十四屆長春農博會正火熱進行中 各展區人氣持續攀升 在位于農博會主展館6廳的關東(吉林)農耕民俗文化展 因濃厚的關東文化底蘊 成為游客感受傳統農耕文明 尋覓鄉愁記憶的熱門打卡地 關東農耕民俗文化展區占地6500平方米 以“追溯吉農事、再現農耕情”為主題 展示農耕文化歷史 傳承吉林農耕文明 共設置了關東文明史展區 闖關東歷史展區 關東特色民居展區 關東農耕風情展區 關東特色文化展區等板塊 每一板塊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獨特的文化 這里有關于農耕文化的 種種傳說、故事和生活紀實 再現了黑土地文化生活的真實狀態 展現了勞動人民 勤勞、勇敢、樂觀的生活歷程 吉林作為農業大省 沃野千里 自然資源豐厚 孕育了特有的黑土地文化 關東文明史展區內系統展示了 近千年來的農業發展歷程 吉林大地廣袤的地域和豐饒的資源 石器和鐵器時代的產生 對于當時整個農耕的影響 在這里 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傳統的農耕器具 闖關東歷史展區內 208個泥人雕塑 逼真生動地塑造了 “闖關東”“創關東”“立關東”的歷史過程 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拍照 “我特別愛看《闖關東》那部電視劇,通過這個展區讓我聯想到了電視劇里的場景,對于闖關東這段歷史也有了更直觀的感受。”游客王先生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