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廿六載?醫療技術篇
——創新技術攀高峰 精準診療護平安

從建院之初的“一張白紙”,到如今技術實力雄厚的區域性醫療高地,國文醫院二十六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矢志不渝攀登醫學高峰、追求技術精進的奮斗史。時光如刻,在國文醫療集團發展脈絡上,深深鐫刻下兩大基石:持續突破的創新技術與始終如一的生命守護。這不僅是一家醫院初心如磐的見證,更是其在時代浪潮中穩步向前的核心競爭力。當技術精進與民心信賴同頻共振,國文醫院正以實干篤行書寫著新時代醫療事業的責任與擔當。
國文醫療集團公主嶺院區
國文醫療集團長春院區
二十六載精進 技術立院鑄就實力根基??
二十六年間,醫院深諳“醫療技術是立院之本”道理,以“勇闖技術無人區”魄力,堅持自主創新與高精尖技術應用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技術答卷”:全年完成三級手術5600余例、四級手術近2400例,心臟介入手術突破2000例——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對生命的鄭重承諾。
國文醫療集團黨委副書記、院長楊躍(原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胸部腫瘤中心主任)
從成熟開展肺癌、食管癌、肝癌等國家級標準根治手術,到成功挑戰復雜胸腹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人工血管置換、腹膜后腫瘤根治等國際標準尖端手術,再到高難度機器人手術的常態化開展,國文醫院實現從“能治病”到“專攻大病、決戰難病”的跨越式發展。從引進一流設備到原創技術誕生,從臨床需求倒逼到學術引領前沿,國文醫院走出了一條核心技術自主化、學科壁壘持續打通、救治能力持續攀升的堅實道路,為吉林省及周邊地區百姓帶來觸手可及的“健康福音”。
精準診療為核 多學科協作提升服務能級?
面對疑難重癥患者的期盼,國文醫院以“精準”為鑰,解鎖診療新路徑。深耕數載的多學科(MDT)診療模式已形成制度化運作:每周雷打不動的MDT會議上,放療科、影像科、病理科、腫瘤科等學科精英打破壁壘,融合臨床、影像、病理等多維度信息,在指南規范基礎上為患者“量體裁衣” 定制方案。“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的承諾,正通過一個個精準診療方案照進現實。今年6月,兩院區高分通過國家四級電子病歷評審,標志著醫院信息化建設邁入國內領先行列,為精準醫療裝上強大“數據引擎”。
MDT多學科會診
聚焦百姓常見病、多發病的精準防治,國文醫院在專科建設上持續發力。依托“引育并舉”策略,攜手肛腸外科名家王振彪、血管外科名家牛鹿原、疝外科名家朱熠林等國內知名專家,重點打造肛腸、靜脈曲張、疝氣、肺結節等特色鮮明、技術領先的優勢專科,為患者提供更專業、更精準、更優質的診療選擇。
學術引領前沿,交流平臺彰顯區域擔當??
技術生命力在于共享,醫學進步源于碰撞。國文醫院深諳“求新求索”之道,以開放姿態搭建高水平學術平臺,積極承接省級乃至區域性重要學術會議,將自身技術實踐與行業前沿探索深度融合。連續主辦“長白山血管外科高峰論壇”“長白山麻醉學高峰論壇”等重量級學術會議,成功承辦全國社會辦醫院助力培優計劃公益巡講,與全國同行共繪醫院高質量發展路徑。
2025年,國文學術活動密集發力、影響深遠:5月牽頭成立吉林省老齡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腫瘤及胃腸道疾病專業委員會并舉辦學術論壇,力推老年腫瘤及胃腸病規范化診療;7月承辦“腫瘤放療器官運動管理規范化及新技術論壇”暨吉林省放射物理質控聯盟第三次學術會,聚焦放療精確性質控,推動技術規范與創新;8月承辦吉林省檢驗醫學學會臨床微生物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會議,匯聚省內外微生物領域翹楚,搭建微生物檢驗與感染性疾病精準診療核心平臺。這一場場高規格學術盛宴,既是醫院技術實力的“展示窗”,更是區域醫療進步的“助推器”。國文醫院不僅圓滿完成省級學術任務,更通過高質量論壇分享,充分展示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積淀和學術影響力,有力推動吉林省醫療技術的整體進步和規范化發展。
吉林省檢驗醫學學會臨床微生物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會議合影
生命相托,重于泰山。始建于1999年的國文醫院,在櫛風沐雨的二十六載征程中,始終將醫療技術創新與應用作為驅動發展核心引擎,在守護百姓安康的道路上步履不停。站在新起點上,這份“醫路向民”的承諾,在廣袤的吉林大地上,奮力續寫以技術進步引領醫院騰飛、以精準診療護佑百姓安康的時代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