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有山”,又多了一個到長春的理由

12月2日至4日,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吉林省外事辦公室聯(lián)合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組織發(fā)起的“看吉林·國際媒體文旅采風活動”在吉林省舉行?;顒又?,來自33個國家的媒體人與國內媒體記者組成50余名的采訪團,走進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圍繞冰雪旅游及文化、科技賦能文旅等內容進行實地采訪,切身感受吉林的獨特魅力。
冬天到長春,除了玩冰戲雪,還有一座必爬的山——建在商場里的“這有山”。
進入“山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挑空高30米的山坡建筑,石階打造的蜿蜒小路延伸向上至最高點。美食餐飲區(qū)、影院街區(qū)、文創(chuàng)街區(qū)……山道兩側各類商鋪林立;山坡、山洞和小路兩旁的木質建筑,將精致與市井、時尚與傳統(tǒng)相融合,更像是一處景色幽靜、古色生香的“市內景區(qū)”。順著“上山路”拾級而上,就可以收獲一次完整的短途旅行體驗。
“這有山”坐落在城市核心區(qū)域,是吉林省地標性文旅項目,2015年開始籌備,2019年10月1日正式營業(yè),日均客流量達“4萬+”。“這有山”的特色,除了將山搬到商場,還有將“文化”植入山中。
“在我們國家有個和扎染類似的工藝,也是用植物做染料,我很好奇中國的扎染,所以想試一下。第一次做扎染,這對我來說是非常美好的回憶和紀念?!眮碜运估锾m卡的一位記者學習扎染后興奮地說。
其實,扎染只是“這有山”中文化范的代表之一。與出版集團、中國郵政、吉林文史出版社聯(lián)動協(xié)作,開展新書發(fā)布、郵票首發(fā);設立非遺工作室,供院校及非遺手作人使用;聯(lián)合國家歌劇院,邀請省內優(yōu)秀文藝院團、藝術名家在山中各點位進行演繹,傳承傳統(tǒng)文化;推進校企結合,為孩子打造“這有山”美學創(chuàng)意中心,將孩子們的想法落地“山”中……
馬來西亞的一名記者在參觀“這有山”過程中,被文創(chuàng)冰箱貼所吸引:“我特別喜歡收藏冰箱貼,這次買了十多個,覺得這一趟來得非常值得。冰箱貼上有很多長春的景點,希望以后有機會去遍所有地方。”
“‘這有山’不只是一個商場,更像是一個景區(qū),第一次見到像山一樣的商場,里面還有很多商店、飯店,非常有趣,好像來到了一個新世界?!眮碜园突固沟挠浾哒f。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