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吉林:守護紅豆杉 讓古樹常青

![]() |
圖為汪清縣現存樹齡約3000年的東北紅豆杉。 |
車向山中行,轉過數個彎道,海拔逐步升高,天空漸漸被綠蔭遮蔽。
行至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仙峰國家森林公園腹地,走上木棧道,登數百級臺階,穿行茂密樹林間。十來分鐘后,一棵蒼勁挺拔的東北紅豆杉古樹出現在眼前。
抬頭仰望,樹干粗壯,紅褐色的表皮上帶有淺裂紋,高10多米,枝繁葉茂;俯身觀察,根系發達,盤根錯節,深扎大地。“經測算,這棵樹的樹齡得有1500年左右。”吉林長白山森工集團八家子林業有限公司營林處工作人員任家龍說。
東北紅豆杉為常綠針葉樹,生長緩慢、材質堅硬,是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珍稀瀕危植物。延邊林草豐茂,是東北紅豆杉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在延邊汪清縣境內,有一棵樹齡3000年左右的東北紅豆杉,蒼勁挺拔、虬枝崢嶸;在和龍市林區,發現大片以東北紅豆杉為骨干樹種的天然群落,分布有各種樹齡的東北紅豆杉……
穿越風霜雪雨,紅豆杉古樹挺拔依舊,這離不開當地的悉心守護。資源普查、巡護看管、科學養護、搶救復壯……隨著底數逐漸清晰,古樹得到更多關注和呵護。
“每到秋季,如綠羽般扁平修長的樹葉間,掛著不少‘紅果果’。”任家龍說。這些年,這片林他沒少跑,從翻閱畫冊認樹,到跟著老護林員護樹,再到如今參與古樹搶救復壯工作,對密林里的這些東北紅豆杉,他的感情愈加深厚。
“去年,我們對兩棵東北紅豆杉古樹進行了搶救復壯。”任家龍帶著記者繼續往山上爬,幾十米外,另一棵東北紅豆杉在密林中挺立。這棵樹的樹干有幾處被加固抱箍合圍,支撐著向上生長。
走近細看,樹干有裂開的跡象,“我們發現它時,它生長狀況不佳,樹干有繼續開裂的風險,便迅速采取措施搶救。”任家龍說。
生境修復、促根復壯、有害生物防治、樹洞防腐修補、樹體支撐加固……這棵樹的生長狀況得到改善,枝葉更為繁茂。
“近年來,吉林逐步將發現的古樹名木納入保護范圍,正在全省進行‘一樹一檔’編碼管理、實行‘一樹一牌’掛牌保護。”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處副處長蹤念毅介紹,目前,延邊有1502株東北紅豆杉古樹名木登記在冊。
古樹也在發揮多元價值。
科學規劃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延邊打造東北紅豆杉相關旅游景區,建設古樹木棧道、休息驛站、參觀平臺等,便于游客參觀,近距離感受古樹之美。“頭一次見東北紅豆杉,樹姿挺拔。下次一定要深秋來,看‘紅豆’掛滿枝頭。”山東游客楊全勝自駕來一回延邊,已經惦記著下次再與古樹相遇。
種源收集、植株繁育,東北紅豆杉在保護中獲得新生。2022年,位于延邊的吉林甑峰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始進行種質資源庫建設,現已采集東北紅豆杉種子10.35萬粒、穗條2136條并進行后期繁育。如今,保護區依托科研機構,開展東北紅豆杉的良種選育和特異性種質的利用、科學研究等工作。
古樹常青,生生不息。千年東北紅豆杉樹下,兩盆東北紅豆杉盆景長勢良好,古樹的雄渾蒼勁與盆景的典雅大氣相映成趣。“我們期待著這些古樹健康生長,續寫生命傳奇。”任家龍說。
東北紅豆杉
東北紅豆杉又稱紫杉、赤柏松,為紅豆杉科紅豆杉屬植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生長緩慢,材質堅硬。
東北紅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老爺嶺、張廣才嶺等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氣候冷濕、酸性土地環境,常散生于林中。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1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點亮春城夜生活,感受城市夜間溫度
- 幽默詼諧的“西游奇緣大聯歡”、精彩絕倫的“炫動潮流競象日”、國風滿滿的“華服國風東漸日”,8月29日至8月31日,“西游東漸 競象萬千”南嶺漫行嘉年華活動在長春體育中心閃亮上演,本次活動通過多元化的內容設計與創新的表現形式,成功打造了一場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的沉浸式體驗,為市民和游客呈現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盛宴。 夜幕降臨,長春體育中心內成了歡樂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