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長春:巧用邊角地 生活更宜居

清晨,吉林省長春市許多口袋公園漸漸熱鬧起來。長春市南關區清歌園內,白樺樹、紫葉李等樹木錯落有致。市民王欣在散步,不遠處,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孩子玩耍。“過去這里是塊廢棄空地,如今成了小公園,下樓步行5分鐘就能到。”王欣說。
過去,長春市綠化曾存在“分布不平衡、優質綠地不足”的問題。2021年,長春市啟動口袋公園建設工作,利用邊角地、未用地等廢棄空間,增設棧道、健步道等便民游憩設施。此外,在城市外圍實施“百廊工程”,在繞城高速公路兩側建設全長90公里、寬100米至500米的道路景觀帶。
“深挖城市存量綠化資源,爭取讓市民步行15分鐘左右,就能走進安全、舒適的綠色開放空間。”長春市綠化管理中心主任惠大東介紹。
傍晚,長春伊通河河畔,綠道上有不少市民騎行、跑步。市民魏延易說:“這里環境不錯,河畔配套設施逐漸完善,我每周三次沿河跑步,親近自然的感覺很舒服。”
環顧四周,河畔人行道被刷成紅色,旁邊設有自行車道,沿途布置多個智慧打卡樁,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查看運動里程、時長等數據。
城市綠化水平持續提升。近年來,長春市開展精品綠道建設,在多條城市景觀大道沿線以及南湖公園、勝利公園等公園內部建設綠道,綠道周邊設有座椅、路燈、智慧打卡樁等配套設施。為拓展市民活動場地,長春市還在伊通河中段修建工業軌跡公園、漁航文化公園等景觀帶,沿線公園各有主題,特色鮮明。
截至目前,長春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0.71%,綠化覆蓋率達到43.71%,較5年前分別增長了11.5和5.3個百分點,建成口袋公園365個。
綠化覆蓋率提升,得益于花草樹木增加。今年以來,長春市在城市主次干道已新栽植、補植樹木3.29萬株。在主要街路和交通島,栽種宿根花卉、觀賞草、低矮灌木等多種植物。
為確保綠化樹木健康生長,長春市綠化管理中心推行專業化養護機制。由100余名業務骨干組成23個園藝師小組,對全市重點街路綠地實行包保管理,每個小組負責特定區域,定期巡查,詳細記錄樹木生長狀況,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同時,組織專業隊伍對街路喬灌木進行精細化修剪,并加強病蟲害監測防治。
好生態帶來好前景。長春依托生態資源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建設森林康養基地,形成鄉村生態旅游、生態觀光、健康養生等新業態。
“未來,我們將不斷推動城市綠化建設,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惠大東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5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長春:“清涼經濟”釋放夏日消費新動能
- 人民網長春8月3日電 (記者李洋) 到肆季南河粉色沙灘感受“清涼一夏”,在西游主題樂園暢享歡樂時光,走進煙火氣升騰的桂林路美食街一飽口福……今年入夏以來,傳統避暑旅游城市長春以“清涼經濟”助燃火熱的文旅市場。 近年來,長春市持續推出“22℃的夏天”避暑旅游品牌,通過深挖特色資源激活市場潛能、補貼“真金白銀”釋放消費活力、優化消費環境提升旅游體驗,不斷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 通通暫停!都來吸氧!
- 你或許不了解通化 但對長白山脈的四季勝景 鴨綠江畔的英雄贊歌 高句麗王朝的傳奇往事 一定不陌生 這座位于吉林省東南部 長白山腹地的北國山城 贈予夏天的 不只是含氧量超標的清涼秘境 和北緯40°的天賦豐饒 山林秘境 通化四季分明 是世界黃金緯度帶上的 綠色立體寶庫 老嶺山區、龍崗山脈、低山丘陵區 由南向北層層疊疊 鴨綠江、渾江、輝發河穿流而過 漫步山林間 每一眼都是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 七座火山口湖如翡翠散落林海 龍灣 在地質學中稱為瑪珥湖 經專家考證 這里是我國單位面積內 火山口湖分布 最多、最集中、最典型 原始狀態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口湖群 也是世界上罕見的和典型的瑪珥湖群 七個龍灣中 三角龍灣天生麗質 湖中的同心島如天外飛石 孤島、孤亭、孤樹孤立潭中 如神來之筆 漫步在曲橋棧道上 聆聽泉流石上、鳥鳴林間 才明白吊水壺瀑布為什么被稱為 “白山黑水中的黃果樹 原始森林中的九寨溝” 登頂景區內海拔1233.3米的 四方頂山 百里林海盡收眼底 綠草如茵、野花似錦 古樹虬枝、千姿百態 在通化 清涼秘境并非只此一處 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 年平均氣溫只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