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司法局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 助力法治鄉村建設

近年來,通化市司法局高度重視“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將其作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推進法治建設的重要舉措。在實際工作中,牢牢把握“選人、培養、使用、管理”四大環節,全面提升法律“土專家”的素質能力,為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撐。2024年10月,通化市司法局被評為全國“八五”普法中期表現突出的單位。
堅持規范化推動,打造過硬隊伍
選準人、選對人是培養工程的首要環節。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市、縣兩級司法行政部門牽頭成立實施培養工程組織領導小組,積極構建多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協同推進工作格局。二是強化科學謀劃。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等五部門聯合制發《通化市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了“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的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三是強化遴選程序。規范執行村民自薦、組織遴選、考核上崗、登記造冊等“八大遴選工作流程”。注重從村組干部、村婦女干部、農村黨員、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干部、綜治網格員等人員中遴選“法律明白人”骨干。目前,全市共有685個行政村,現有“法律明白人”4212人,實現了每個村至少有5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標,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整體素質顯著提升。
著眼多元化培訓,提升業務能力
提升能力素質是培養工程的關鍵環節。一是開展遠程網絡培訓。依托“通化普法網校”線上學習平臺,組織“法律明白人”在線培訓,推動實現“掌上培養”“指尖服務”。目前,已有3580余人入駐網校。 二是舉辦法治講座。邀請經驗豐富的司法所所長講授憲法、民法典等與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矛盾糾紛化解等實務知識。目前,已線下培訓7600余人次。三是組織傳幫帶結對活動。結合“1名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活動,在每月駐村“問診”和每季度法治講座期間,進行面對面、手把手業務指導,目前,全市所有“法律明白人”均與村法律顧問結成對子。
突出全方位參與,發揮示范作用
推動盡展其才是培養工程的核心環節。一是當好普法宣傳員。結合“民法典宣傳月、憲法宣傳周”等重要節點,組織“法律明白人”在村中宣傳法律法規,發放宣傳資料、開展法律咨詢。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開展普法活動5310余場次,發放普法宣傳資料3萬余冊,普法宣傳品1.6萬余件。二是當好矛盾調解員。充分發揮人熟、地熟、事熟的“三熟”優勢,積極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信息439條,開展矛盾糾紛排查8077次,成功化解矛盾糾紛6047件,有效維護了基層社會和諧穩定。三是當好鄉村治理監督員。引導他們全面參與村務管理,監督制度執行情況,開展“百姓說事點”等活動。截至目前,全市65%以上的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干擔任了村民代表大會代表、村民理事會理事,活躍在農村依法治理一線。
聚焦精細化管理,挖掘內部潛力
加強崗位管理是培養工程的重要環節。一是規范日常管理。市司法局建立“法律明白人”花名冊,縣(區)司法局、鄉鎮司法所建有“法律明白人”檔案,市縣兩級司法局每月電話抽查“法律明白人”工作情況。二是強化評價激勵。實行年度考核評價制度,對工作表現優秀的“法律明白人”在發展黨員、種植養殖技術幫扶上予以優先考慮。截至目前,全市有12名“法律明白人”被吸收入黨,提供技術幫扶1260余人次。三是實行動態清退。加強動態管理,對不勝任崗位需求或因個人原因無法繼續擔任“法律明白人”的及時予以清退,截至目前,全市已清退213人。
來源:通化市司法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黨建+司法” 長春凈月法院法治傳承浸潤課堂
- 黨建工作是機關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是做好法院工作的動力和保障。近年來,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以黨建為引領,深入探索“黨建+司法”模式,不僅為青年法官搭建了學習平臺,還深入到大學的法學院,發揮“傳幫帶”作用,為未來的法務工作者播種法治信仰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