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吉林丨林徽因與梁思成,早年在吉林市留下的“佳話”

江水清清,柳枝翠翠。“北國江城”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穿城而過,城南西側(cè)江岸不遠處,一棟哥特式大型尖屋頂建筑,掩映在眾多現(xiàn)代建筑之中。
尖屋頂、哥特式、狀似伏臥的雄獅,這便是“吉林西站”。原為吉海鐵路【吉林市至海龍(現(xiàn)吉林省梅河口市)朝陽鎮(zhèn)】總站舊址,于1929年竣工,居然是由大名鼎鼎的林徽因設計的。
吉林西站 中共吉林市委宣傳部供圖
記者探訪時已是黃昏時分,落日余暉灑落在尖尖的屋頂,以白色為主色調(diào)的建筑增添了一絲暖意。因車站處于修繕當中,未能進入其內(nèi)。據(jù)工作人員介紹,車站地面上的瓷磚依然保持著艷麗色彩,歷經(jīng)80余年,仍是花紋清晰、少有破損。
在吉林西站兩公里開外,東北電力大學校園內(nèi),三棟“石頭樓”建筑巍然矗立。兩處建筑,各具風味,背后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石頭樓”建筑,即“吉林大學教學樓舊址”,始建于1929年,時任吉林省政府主席張作相為創(chuàng)辦吉林省立大學而建造的教學樓群。該樓群有主樓、東樓和西樓,皆用長方形花崗巖砌筑,故稱石頭樓。主要功能包括教學樓、禮堂和圖書館,總建筑面積9269平方米。建筑樣式呈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與近代中西方建筑理念融合,古樸典雅,威嚴莊重,氣勢恢宏,是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史上的精品,也是吉林省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發(fā)端之地。
石頭樓主樓 東北電力大學供圖
受邀擔任“石頭樓”總設計師的,竟然是林徽因的老公梁思成。“石頭樓”也是其從海外學成歸來后設計的第一部作品。
歷經(jīng)近百年風雨,依然堅固如初。“石頭樓”成為東北電力大學的標志性建筑,現(xiàn)在仍在使用當中。期間,學校也與梁思成完成了“跨時空對話”,完成了其最初想法。
原來,在設計之時,梁思成將三座樓分別寓意海、陸、空三軍,構(gòu)思著將中間主樓與飛機相聯(lián)系。當時,主樓主體部分可建設完成,對于“飛機”的尾翼部分,他則在圖紙上畫出了輪廓,并注明作為圖書館的擴建部分留歸后期建設。
1989年,在東北電力學院建院40周年之際,校方按照梁思成圖紙進行后期建設,將主樓飛機造型上的尾翼添加,完成飛機造型,其余則保持原有風貌。
才子佳人,佳話流傳。在吉林市,梁思成和林徽因兩人留下的建筑“佳話”,已成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不僅時常被念起,而且至今仍在使用。
今日吉林西站,已停辦了客運業(yè)務,但卻仍舊散發(fā)光熱,成為中國沈陽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集裝箱物流基地,是吉林市唯一的內(nèi)陸港集裝箱專辦站,每年可發(fā)送集裝箱10萬TEU(標準箱)。
2013年,吉海鐵路總站舊址(吉林西站)、吉林大學教學樓舊址(石頭樓)一并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斯人遠去,建筑矗立,靜默講述悠悠歲月里的動人故事。(人民日報客戶端吉林頻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