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隊、核酸檢測隊、轉運隊......遼寧援吉醫療隊全方位支援吉林抗擊疫情

“每天及時給我們送藥、送水、送飯,隨叫隨到,耐心微笑服務,雖然看不到你們的真容,但聽到的都是暖心的話,你們的安慰給我們戰勝病毒增加了勇氣和信心。”4月10日,患者趙女士把自己手寫的感謝信交到遼寧省大連市支援長春醫療隊護士的手里。這封感謝信同時感動了整個醫療隊的隊員。
吉林的疫情一直牽動著遼寧“老鐵”的心,4月3日深夜,按照遼寧省委省政府部署,大連市在3個小時內迅速組建醫療隊,隨后由140名醫護人員和2名管理人員組成的遼寧省大連市援吉醫療隊,乘坐大巴車,連夜啟程趕赴吉林省長春市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據介紹,大連本次出征的醫療隊,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附屬二院、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新華醫院等三甲醫院派出的呼吸、心血管內科和重癥等專業科室共計30名醫生和110名護士組成。其中一半以上的醫護人員都同時具有支援武漢和本地抗疫經驗。
“包括我在內,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與疫情‘搏斗’了,經過這么長時間抗擊疫情的戰斗,我們一直都很有信心,終會迎來‘疫’散花開的一天。”遼寧省大連市支援長春醫療隊領隊、大連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曉峰說。
4月4日清早,醫療隊抵達長春,迅速投入到疫情救治的一線工作中。大連醫療隊此次主要負責長春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長春市中心醫院2個病區救治護理任務和重癥病區護理任務。
“出院患者和家屬對我們的精心治療和周到護理充滿感激,有2位患者專門給我們寫了感謝信,也給隊員們帶來很大鼓舞。”張曉峰介紹說,醫療隊已經進駐長春12天,各項工作都在平穩推進,截至4月14日晚8點,大連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136人,已有36人治愈出院。
此外,大連還協調資源,分3批次將N95口罩、防護服、醫用外科手套、一次性手術衣、分體服等,共計31368件醫用防護物資一起送往長春,為抗擊新冠疫情貢獻力量。
30多天、67個人,完成43萬管核酸樣本和400余萬人次核酸檢測工作。吉林本輪疫情發生后,遼寧省衛健委快速組建了一支由67名醫務工作者組成的遼寧核酸檢驗支援隊,奔赴長春開展核酸檢測工作。隊員們來自鞍山市、朝陽市和錦州市,他們中有多位是曾參與多省抗疫救援任務的精兵強將。
遼寧核酸檢驗支援隊于3月14日凌晨抵達長春,隨行攜帶2臺移動PCR方艙實驗室、28臺熒光定量PCR擴增儀,以及8臺核酸提取儀。經簡單休整與設備調試,3月15日,支援隊就開始參與長春市的核酸檢測工作。
“核酸樣本一般在晚上送達實驗室,為了盡快出檢驗結果,檢測人員經常連夜工作,有時從晚上16時一直工作到次日上午。”遼寧援吉醫療隊核酸檢測隊領隊孫亦聰說,隊員們分班倒,每班工作約為6-8小時,檢測儀器不停歇,24小時運轉。“雖然工作強度比較大,但是看到確診病例每天都在往下降,他們感覺這些都是值得的。吉林跟遼寧就是好兄弟、好鄰居,有事的時候咱們一起去面對,希望吉林早日走出陰霾。”
截至4月14日,遼寧核酸檢驗支援隊全體隊員已在長春連續奮戰了30多天,累計完成400余萬人次核酸檢測工作。
除了遼寧省大連市援吉醫療隊和遼寧援吉醫療隊核酸檢測隊,遼寧還專門派出了一只強有力的隊伍早早地來到吉林支援。30人、30臺急救車,遼寧援吉轉運隊3月13日晚從遼寧沈陽、鞍山、大連等地出發,14日凌晨陸續抵達吉林省吉林市,集結后迅速投入工作。
“我們接到支援任務,還未來得及回家取換洗衣服就直接出發了,我們想早一點到達,就能早一點抗擊疫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快,快點轉運。”遼寧援吉轉運隊領隊張廣奇說。
轉運隊主要承擔確診、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和部分密切接觸者的轉運工作,而此次引發吉林疫情奧密克戎毒株傳播性極強,與以往的支援相比,難度更大。
據介紹,此次支援吉林的隊員都是遼寧省急救系統的“老兵”,曾多次承擔新冠患者轉運工作,“來支援就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一出車就不知道多久能回。”張廣奇說,每出一趟任務都要3個小時以上,最長的一次連續工作了30個小時。
據統計,截至4月15日,遼寧省援吉轉運隊已經完成轉運任務3000余次,轉運患者5000余人。“大家共同的希望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長春早一天恢復往日的繁榮與活力。”張廣奇說。
春暖花開已至,相信有了遼寧“老鐵”的有力助攻,很快吉林就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